紫砂壺養(yǎng)壺之術
講究飲茶者,大都采用宜興紫砂壺,容積一般在800CC-200CC為主多。泡茶時,首先,如何識別名茶、如何鑒賞名茶。觀干茶形,聞干茶香,選好茶后用茶抄抄起卷緊茶葉如珍珠,倒入紫砂壺中,茶壺發(fā)出清脆的“嘀”之聲,隨之注入沸水,壺口泛出的茶泡沫用壺蓋輕輕括去,蓋上壺蓋約一二分鐘,把壺中的茶湯倒入放有茶濾斗的牛奶杯中,這叫洗茶;然后把奶杯中的茶分別倒入聞香杯和口杯中,再把茶湯澆在紫砂壺上,人稱“茶湯養(yǎng)壺”。然后開始泡茶,一巡巡的泡,一杯杯的飲,使大家真正領略到臺灣茶的撲鼻茶香,和妙不可言的潤喉甘甜滋味,臺灣同胞喜用紫砂壺沏泡臺灣茶,并一致認為臺灣的茶,唯有用宜興的紫砂壺,才能沏出真茶之味,用宜興紫砂壺泡臺灣茶,才能更得壺之真趣,什么樣的茶,該取什么樣的壺,沏茶飲茶怎樣用好壺和養(yǎng)好壺,都有一番科學的方法和養(yǎng)壺之術。沏好茶的壺,周身是熱的,澆在壺身上的茶湯容易被壺熱蒸發(fā),同時,也容易被壺體表面吸收。
另外,新壺初用,不免有點土味,由于紫砂壺體壁內有雙重氣孔結構,使壺透氣而不滲水,并容易吸收茶汁,去除土味,留下濃郁茶香。壺的表面往往會積有茶跡,這就需用養(yǎng)壺毛筆或軟毛牙刷在壺表面經常刷洗,以保持清潔,這就稱之謂“茶湯養(yǎng)壺”。如此日擦、滌洗,壺的表面亞光逐起,愈用愈光亮,亦有人稱亞光為“包漿”(葆漿),這種亞光(包漿)用高溫高壓沖洗都沖刷不掉,甚顯高雅品位。亦有人為使砂壺快些光亮,用油手、油布在壺身揩擦,這樣出現(xiàn)的光,稱為“和尚光”,假如用清潔劑一洗,亮光隨即褪去,露出一塊一塊垢疤,很不好看,《陽羨名陶錄》云,“而愛護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寶其舊色爾,不知西子蒙不潔,堪充下陳”,所以,切不要把油污垢物沾上壺身,一定要保持壺的潔凈,才能養(yǎng)好壺。 另外一種養(yǎng)壺的方法即每天早晨清洗茶壺茶具時,用壺中的茶渣在壺體周身潤擦一遍,這樣,一則可擦去壺身的茶垢結渣痕,二則經濕茶葉水磨一遍使壺體光潤亮澤。
還有一種養(yǎng)壺的方法: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碾磨成很細的粉末,用六層紗布包扎成枇杷大小的布球,趁茶湯澆在壺體時,紗布球沾上茶湯輕輕順序撫磨壺體使壺體潔凈光潤。在科學發(fā)達今天,可采用精細磨料粉末代替瓦片粉末做成紗布球,亦可達到同樣理想的效果。
還有人干脆把壺放在茶中煮,還有人研制成功用來養(yǎng)壺的養(yǎng)壺機,這些雖有它另一方面的功效,但總覺不如日積月累的茶汁澆洗滌揩來得柔和絢麗。
宜興紫砂壺,經久用、久養(yǎng)的工夫培養(yǎng),養(yǎng)成了渾圓脂潤,方敦厚重,珠璣隱現(xiàn),肌體豐滿,亞光寶氣,似玉潔瑩,像是撩開了神秘的面紗,看到了完美肌理的真容,紫砂段泥壺,有人認為“段泥壺泡茶容易臟,愛者甚少”。而今天我看到臺灣人用段泥壺泡臺灣包種茶,養(yǎng)好的段泥壺,如銅質之色,似玉石之光,擊之有鏗鏘聲,胡玉胡金別有一番精神,樸質可愛。
有貼雕裝飾的“四方印紋竹壺”采用“茶湯養(yǎng)壺法”,不僅可以養(yǎng)出紫泥可愛肌理,更有意外收獲:泥色之變,乍陰乍陽的呈色,襯托著薄薄地貼在壺面上的竹葉,如微風吹著的動感;方壺的面養(yǎng)得似鏡一般,真是養(yǎng)功獨運,法度宜人。又一件是還原焰燒成的黑紫砂壺,用“茶湯養(yǎng)壺”壺身呈瓦藍黑色,黑而不墨,髹汁生光,瑰琦之窯變,如鐘鼎陳明庭,端莊大方。紅泥小壺,脂潤如南國之紅豆,燦若琬琰浮精英。
古舊紫砂壺,有的原是蓬頭垢面,有的原是略有一點疵點和一些缺陷,通過清洗整理培養(yǎng),用“茶湯養(yǎng)壺”的法則,使它重新恢復了新春,真謂“尊古出新”,創(chuàng)造了奇跡。對舊壺、古壺要繼續(xù)使用,切不可束之高閣,湮沒它的光彩,而且,經人們泡茶使用、供養(yǎng),那怕壺上有一點小裂逢、疵點,還能自己愈合而不滲茶水,你說怪也不怪。
有書畫陶刻裝飾的舊壺、古壺上經養(yǎng)壺后,其上筆法、刀法加強了立體感,更有書卷氣,逗人喜愛。有些舊壺、古壺,雖不出自大家之手,但都十分可愛,不禁使我想到曼公云:“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這才是真正欣賞藝術的藝術觀,他給你從古典中品嘗到各種各樣回味無窮的滋味來,使你愛不釋手。道理也是如此,假如過分約束在法度之中,鉆牛角尖,不免給人有一種犟和倔、機械和呆板的感覺,缺乏手工藝趣味,陶,不僅是有嚴謹的制作造型工藝,它還有土的衣缽和火的藝術,在土與火稍有不襯中,難免會有一點缺陷的產生,只要不在顯見之面,疵點勿超越一定的標準,它仍存在玩賞的生命力,雖則與比較完美的作品相比價值上稍遜一籌,但在藝術欣賞中這種難得的、特殊的、出格的更有它的一種特有價值之處,“窯變”為寶,所以無需從這些微細處去過分計較而認為不足。陽羨名陶錄云:“吳迪美曰‘用涓人買駿骨,孫臏刖足事,以喻殘壺之好’,伯高乃真賞鑒家,風雅又不必言矣”。
茶具品牌 茶具圖片 茶具禮品 茶具套裝 茶具價格 茶具設計 茶具批發(fā)
本文標題:紫砂壺養(yǎng)壺之術 - 茶具知識_茶具介紹_茶具的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chaju/chajuzhishi/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