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蓋山米茶的制作工藝
五蓋山米茶的外形還是口感都頗具特色,這與它的制作工藝是息息相關(guān)的,沒有一套專業(yè)的,穩(wěn)定的制茶流程,五蓋山米茶也難以受人青睞,以下便是五蓋山米茶的制作工序。
采摘標準:新梢芽葉開始對夾后3—5天(少開面至中開面)開始采摘,采一梢二、三葉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于晴天上午晨露干后8—11時和下午2—4時進行采摘。
曬青:包括室外曬青(使茶青萎蔫)和曬青后茶青移入茶廠內(nèi)涼青(使茶青得到初步返活)兩個階段。曬青時間早晨茶青、春季茶青時間較長。夏、暑、秋茶青,下午茶青曬青時間較短。曬青的具體做法:進廠茶青先攤放在竹笪上散發(fā)葉溫,厚度為10厘米左右。
做青:又稱搖青或碰青,包括搖青或碰青和靜置兩個交錯過程,是產(chǎn)生色、香、味的關(guān)鍵工序。
殺青:選用電動滾筒殺青機,每次投茶青量以15—25公斤、炒5—8分鐘下機為宜,殺青適度的標準是:葉片皺卷,葉色綠明,手捏茶胚無水分,干松不粘手,茶梗折而不斷,聞之有清香。
揉捻:采用35型或40型揉捻機,熱揉(下殺青機后即可上機揉捻),揉捻時間以7—10分鐘為宜,揉捻適度標準:細胞破損率40%左右,條索緊而不松。
初烘:采用自動鏈式烘干機或手拉百葉箱式烘干機,烘溫為110—120℃,時間20—30分鐘,至七成干下機攤涼。
復(fù)焙:將攤涼后的茶葉置于篩溫為50—60℃的焙籠上,烘培1.5—2小時,中間翻拌2—3次,茶葉攤放厚度為焙籠高度的一半。中間挖一個寬1.5厘米的小洞。焙籠上用簸箕覆蓋,以防香氣散失。當烘至干嗅清香、茶梗折之即斷、茶葉捏之即粉碎、含水量為5%左右為適度,出焙、攤涼、包裝。
本文標題:五蓋山米茶的制作工藝 - 綠茶_綠茶的功效與作用_喝綠茶的好處_綠茶有哪些品種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fenlei/lvcha/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