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凈山貢茶文化名字由來
梵凈山貢茶名由來
從印江上梵凈山,進入永義鄉(xiāng)團龍村,就會見著村民在山路旁銷售"團龍貢茶"。團龍村是個小地方,但峰巒起伏、溪流潺潺、煙云蕩漾、霧露滋培,出貢茶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有 關(guān)貢的記載,不見于縣志、府志,而是出自家譜。
柴氏家族在團龍村是大族,占了團龍村人口的一半。據(jù)說他們的祖先在宋末元初從江西遷來,同時也從那里帶來先進的生產(chǎn)采制茶葉的技術(shù)。現(xiàn)團龍村那30株被確認為我國定植綠茶樹中樹齡最長、桿莖最大、保護最好的中國茶樹王,按柴家后人的說法,是他們的祖先在明朝初年栽種的。專家測定,這些古茶樹至少有450年的樹齡?!恫袷霞易V》記載:"永樂辛卯,廣征方物,土司追逼,苦于無奈。至榮祖急中長智,以團龍茸茗而獻之,上大悅,恩為寵物。"這當中還有著這樣一則故事:早年,這里的一位土家族老人,一天因氣候變冷,突然受涼,積食難消。數(shù)日后,他用土罐煨了一罐茶飲之,肚子頓覺舒服,次日又飲之,食欲正常,神清氣爽。有一次,他又煨了一罐濃茶,放了一個小銅錢泡在里面,隔了一天一夜后,銅錢居然化掉了。此事張揚開去,很快傳到了朝廷,皇上就想飲用此茶,朗溪土司便用團龍茶上貢,得到皇上的贊許。
該省茶葉專家、高級農(nóng)藝師牟應書在擺完這則故事后說:化銅錢的事 ,我們沒有試驗,但團龍貢茶所含單寧類物質(zhì)豐富,毋庸置疑。這種酚類衍生物能緩和腸胃緊張,消炎止瀉。
隨著團龍貢茶名氣增大,游山訪茶的人也日漸增多。在此情況下,永義鄉(xiāng)在團龍村的地盤辦起了較大規(guī)模的茶場,并請牟應書與貴州農(nóng)學院茶葉專業(yè)高材生、牟應書的兒子牟春林共同解決團龍貢茶采制技術(shù)失傳的問題。牟氏父子在茶場一蹲就是三年,搜集資料,訪老問僧,在茶園里研制,最終確定團龍貢茶是扁形茶,得到團龍村及我省茶葉界的認可。恢復的團龍貢茶享譽四方。湖南省農(nóng)業(yè)廳教授、高級農(nóng)藝師劉先知、湖南省茶葉公司高級工程師劉海梅等八人評茶團,對團龍貢茶的評價是:"外形扁實勻齊、形似龍井并非龍井,色澤隱翠、湯色黃綠明亮、香高滋昧濃純鮮爽、略帶花香,色澤比龍井好。"
本文標題:梵凈山貢茶文化名字由來 - 茶的起源_茶的歷史_中國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chawenhua/chashi/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