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本味溯源|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香氣大起底
中國人的用香文化可以追溯到永久的石器時代,用香伊始,便讓索然的生活有了香氣記憶。
大夫屈原是香料植物的忠實擁躉,在其作品《離騷》出現(xiàn)了芰荷、江蘺、蕙茝、菌桂、白芷、荃、蘭、椒、菊、芙蓉、杜衡等香草名及大量描繪香草的詩句。
《九歌》中詠道: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蕙肴蒸兮蘭籍,奠桂酒兮椒漿”。
在名篇《離騷》中,屈原也抒發(fā)了自己對香草的喜愛: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由此得知,香料不僅是日常所需,還是生活及信仰。香,有一種福至心靈的欣悅,彌漫在日常的角落,增添生活的情趣。喝白茶也是體驗香氣的一種途徑。白茶香自古聞名,若要溯源,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這三者的香氣亦是大有不同。
白毫銀針:毫香清韻,遺世獨(dú)立
毫香,是白茶香氣的靈魂,這三個品種的白茶都有分布白毫,白毫銀針則是毫香的集大成者,以身披白毫聞名。
白毫,不僅是豐富茶氨酸的體現(xiàn),還是白茶的標(biāo)志性香氣。白毫含量最高的白毫銀針,顯而易見的就是毫香。很多茶友對毫香的定義很模糊。
毫香,可以理解成毫墨的香氣,在陳了一兩年的白毫銀針中,毫墨香細(xì)細(xì)聞之還是能聞到的。
文人揮毫潑墨,將墨水揮入茶中,一不小心就寫就了錦繡河山,毫香,其實是個文化香。
但是白毫銀針最突出的香型,其實是豆乳香。溫潤的豆乳甜香沁入心脾,鮮甜也就成了白毫銀針入口的顯著特征。當(dāng)白毫銀針藏個幾年之后,轉(zhuǎn)化香氣的能量無可預(yù)測,有可能是稻谷香、荷香、甚至是罕見的話梅香。但唯一不變的,是它本質(zhì)上不炒不揉,精工細(xì)作的鮮甜感。
白牡丹:傾國花香,清新醉人
花香,是專屬于白牡丹的香氣,傾國牡丹的名號絕不是白叫的。我大概統(tǒng)計了一下白牡丹中能喝出的花香類型: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玉蘭花香、夜來香、丁香、槐花香……香氣總體偏冷調(diào),清新醉人。
往往白牡丹的花香味不是特定的,它是蘊(yùn)含著幾種香氣,混雜其中,但是本味突出,層次感極強(qiáng)。尤其是高山牡丹,往往與毫香相伴,高遠(yuǎn)濃郁,其香氣的復(fù)雜變化絕不是平地牡丹所能比的。
第一泡是玉蘭花香,下一步也有可能是梔子花香,白牡丹的魅力還體現(xiàn)在它未知的神秘色彩,永遠(yuǎn)猜不到下一泡茶湯滋味,我們在花香的沉迷中成了一個尋芳客。
貢眉壽眉:果香棗香,食欲滿滿
果香是專屬于餅茶的香氣,因為餅茶經(jīng)過了包揉和壓緊定型兩道工序。一般白毫銀針、白牡丹餅茶也會有果香存在,但若以濃郁程度論,還得是貢眉壽眉的果香味更勝一籌。
白茶餅當(dāng)中的果香,大致有:棗香、蜜餞香、果脯香、蜜桃香、芒果干的香......干茶聞起來就已是口齒生津,更何況它那濃郁的茶湯了。
在白茶餅中,棗香是很難轉(zhuǎn)化出來的,一般以蜜餞香、果脯香為多數(shù),大多數(shù)人會將棗香理解成蜜餞香,我們這里所說的棗香,是新鮮紅棗的新鮮香氣,但能轉(zhuǎn)化出新鮮棗香的白茶少之又少,所以也不用刻意強(qiáng)求,棗香蜜韻已經(jīng)是壽眉貢眉香氣的最高境界了。
本期的白茶本味溯源就先講到這里了,了解香氣可以幫助我們品鑒不同品類的白茶,品香也是修身養(yǎng)性之所在,在浮躁的時代,不若冷靜處之,細(xì)細(xì)一品白茶香。
本文標(biāo)題:白茶本味溯源|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香氣大起底 - 白茶_白茶價格_白茶的泡法_白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fenlei/baicha/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