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的茶馬古道
層層疊疊的枯枝敗葉,鋪在苔痕累累的青石路上,路面凹凸的石板,路旁字跡模糊的石碑,見證著蒲江河谷作為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輝煌歲月,折射著昔日商賈云集的繁榮景象。
這是蒲江境內(nèi)一段長約1公里的茶馬古道,一段湮沒于深山密林間的原汁原味的古道。它靜靜地蜿蜒在蒲江長灘湖畔,等待著今人對它投去驚喜的目光。如今,古道已多有殘缺,但穿行在這條古道上,仿佛還能聽到了那久遠的歷史回聲,仿佛還能看見馬幫背夫踽踽而行的身影。
經(jīng)過考古發(fā)現(xiàn),這是茶馬古道自成都向西而行的一條必由之路。據(jù)史書記載:“蒲江茶西運,經(jīng)成佳、名山縣合江、太平場、月兒崗、新店子直達藏區(qū)”。成佳是茶馬古道中成都直達雅安最直接的必經(jīng)之路。在這條路上,憑借商幫的騾馬和人力背夫,將本地的茶葉、食鹽以及成都地區(qū)的鐵器、絲綢運達邊疆進行貿(mào)易,并最后進入其他國家。因為年代久遠,古道已老態(tài)龍鐘,但仍然掩蓋不了當初構(gòu)造的精致。僅從道路的寬度、兩邊保障安全的石欄來看,足以證明它不是民間修建的一般的山道,應該是一條交通要道。
在古道上行數(shù)百米,道路右側(cè)一塊高約3米、寬約5米的巨大牌坊狀石碑赫然在目。乍看這石碑,令人感覺是墓碑,湊近細看碑上鐫刻的兩幅對聯(lián),才發(fā)現(xiàn)是清代修路碑。如此高大的古代修路碑,我是第一次看見。看來,此道在當年堪稱高速公路了。果然,拂去碑上塵土,“建修襯腰崖通道石梯工竣碑記”幾個大字浮現(xiàn),落款時間為“大清道光二十三年”。
與這條茶馬古道為鄰的長灘湖,湖區(qū)面積3600畝,水深30余米。湖上碧波浩淼,兩岸青峰疊翠,形成道道綠色回廊,幅幅淡雅畫卷。在長灘湖的尾端,有一片只在每年夏季才會“露面”的“千畝大草場”龍鳳溪濕地。它是長灘湖尾水草地,素有“三壩一溝兩魚倉”的美譽。每年夏秋季,在一望無垠的草甸之上,在藍天白云掩映之下,牛羊點綴其間、逡巡徘徊,白鷺翩翩群舞,或低空盤旋,或憩于牛背之上,微風拂過,頗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意境。
茶的起源 茶的歷史 茶馬古道 茶馬互市 茶道文化 中國茶道 日本茶道 茶道知識 茶文化知識
本文標題:原味的茶馬古道 - 茶的起源_茶的歷史_中國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chawenhua/chashi/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