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緊壓黃茶的來龍去脈
近期,岳陽黃茶團體標準即將完善并付諸實施,在出臺的岳陽黃茶團體標準中,既有君山銀針一類的高端芽茶,也有緊壓茶一類的中低檔岳陽黃茶。如果說君山銀針歷史悠久,那岳陽緊壓黃茶也是源遠流長,出身不凡。
唐代史學家李肇在《國史補》中提到文成公主嫁往西藏時,帶的嫁妝中有岳州灉湖(又稱南湖)含膏茶。含膏就是通過緊壓成為膏汁的餅茶,以便貯運保存。唐代詩人釋齊己游覽岳陽城南灉湖時曾在《謝灉湖茶詩》中對灉湖含膏茶的緊壓過程進行了描述:“灉湖唯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釋齊已在詩中提到的貢茶就是灉湖含膏,“蠟面”就是通過緊壓后的餅茶表面形成蠟一樣光澤。而“碾聲通一室”則是制作緊壓茶的勞動場景。
唐代生產(chǎn)緊壓黃茶還有安徽的壽州等地。唐宋元時期,大都流行團餅一類的緊壓茶,明初朱元璋罷團茶,興散茶。嗣后,岳陽黃茶主要以芽茶的形式流行于市,緊壓茶僅限于臨湘聶市一隅,且以深發(fā)酵的黑茶為主,緊壓黃茶漸行漸遠。
2010年4月,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yè)有限公司通過對廣州茶葉市場調研,決定恢復緊壓黃茶生產(chǎn)。當年11月,第一批黃金磚、黃金餅、黃金條緊壓黃茶產(chǎn)品問世。隨后,岳陽一批茶葉骨干企業(yè)紛紛投入緊壓黃茶生產(chǎn),與散芽型黃茶一道成為中國黃茶之鄉(xiāng)岳陽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制訂岳陽黃茶團體標準之前,各茶企已建立了各自的緊壓茶生產(chǎn)標準。為了進一步完善岳陽緊壓黃茶生產(chǎn)工藝標準,確保產(chǎn)品質量和市場信譽,岳陽市茶產(chǎn)業(yè)辦、市茶葉協(xié)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綜合各家標準的基礎上,根據(jù)國家相關標準統(tǒng)一岳陽緊壓黃茶團體標準,讓岳陽緊壓黃茶這一古老而又年青的煥發(fā)新的活力。蒸青、緊壓、烘干、包裝,記者在岳陽市黃金磚茶廠見到岳陽緊壓的制作全過程。該廠位于北港河上游源頭,是灉湖茶(又稱北港毛尖)的原產(chǎn)地之一。
本文標題:岳陽緊壓黃茶的來龍去脈 - 黃茶_黃茶知識_黃茶的種類_黃茶的功效與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fenlei/huangcha/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