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需要相聲 人民需要笑聲——天津名流茶館30年回眸
在天津,進茶館聽相聲是市井百姓的一種生活方式。“名流茶館”就是天津人閑暇時最中意的地方。
“名流茶館”在被稱為“相聲窩子”的天津衛(wèi),歷經(jīng)30年而不衰,一到下午和晚上,常常座無虛席,擠滿了聽相聲的觀眾。臺上妙語連珠,臺下掌聲不斷、叫好不絕。
名流茶館成立于1991年,是茶館行業(yè)復蘇以后天津首家具有傳統(tǒng)民俗特征和舉辦民間演出性質(zhì)的相聲茶館。早在全國相聲小劇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之前,名流茶館每天一開門就能看到很多觀眾爭先恐后過來搶票。駱玉笙、馬三立、尚長榮、蘇文茂、關學曾、馮鞏、姜昆、郭德綱等曲藝界名流都曾多次在此登臺獻藝。名流茶館幾乎見證天津津曲藝發(fā)展史。
但名流茶館的老板于承艷,卻不是相聲藝人。一個外行經(jīng)營相聲茶館如此成功,究竟有哪些訣竅?
作為名流茶館的“掌門人”,于承艷回憶起創(chuàng)業(yè)之難,至今仍感到心酸:“我那時遭遇到生活與工作的雙重變故,前途一片迷茫。我覺得,只有建立和堅持一項事業(yè),才有出路。經(jīng)過深思熟慮,我咬牙把自己的住房賣掉,買斷了茶館的經(jīng)營權。”賣了房,就沒了家,于承艷只能在茶館二樓對面一間6平米的倉庫里棲身。
一個外行經(jīng)營名流茶館,于承艷并不了解曲藝圈子里的門道,起初幾年一直在“賠錢”。“那時候藝人很少有固定的演出場所,每場4個小時的演出,一張門票才5塊錢,還要贈送茶水。每月初就接到房租、水費、電費、暖氣費、廁所費、管理費等一大堆賬單……”于承艷想到自己已經(jīng)把全部的家當和后半生都押在了這里,她已別無選擇,只能咬牙堅持下去。
當時的天津茶館幾乎都是戲曲演出,聽眾少,演出團體也少。為了吸引觀眾,于承艷想盡了各種辦法,并經(jīng)常到外地去接一些文藝團體來津演出,希望能讓園子的經(jīng)營有所好轉(zhuǎn)。
1992年,她開始與老藝術家藝術團合作。一場由馬志明等老藝術家參與的專場相聲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她由此受到啟發(fā),把相聲專場演出引進茶館。之后名流茶館陸續(xù)與更多的相聲團體合作,影響越來越大。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名流茶館的經(jīng)營終于有了起色,到2004年左右形成了場場爆滿異?;鸨木置?。
雖然有了“人氣兒”,但5元一張門票的劇場收入仍然難以支撐茶館的運營。因此,于承艷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漲價”——把前排的票價從5塊漲到了25塊。
“漲價”讓于承艷收獲一片罵聲。首先是觀眾罵,當時老百姓根本沒有文化消費的理念和習慣,一些文化演出基本都是由“工會發(fā)票”或“政府部門組織”。讓老百姓掏錢買票,且買“高價票”,名流茶館吃了“螃蟹”;其次是演員罵,因為漲價后,前幾排幾乎沒有觀眾,相聲藝人很是不滿。
“當時的行規(guī)是劇場和演員三七分賬,劇場拿三,演員拿七。調(diào)高票價后沒人購買前3排的票,收入自然就減少了。這個‘罪過’直接落在我身上。”于承艷說,一些老藝人沉了臉,說話還很難聽,她也只能隱忍。直到3周之后,劇場前幾排又坐滿觀眾了??吹蕉鄴瓿鰜淼腻X,藝人們用臉上笑容承認了于承艷的“改革”。
票價改革之后,于承艷在經(jīng)營過程中又動了“改革”的念頭。為了適應市場,她借鑒“曲藝大家唱”的做法,推出“相聲大家說”。這種創(chuàng)新的體驗式演出方式,既增加了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也間接地為相聲培養(yǎng)了更多的新人,許多票友因此走上了舞臺。
于承艷還在名流茶館藝術團主推“老少樂”組合——老先生給年輕人捧哏,年輕人在演出的同時學習老先生的技巧。通過這種方式,一批批的年輕演員逐漸成熟,演出技巧和舞臺經(jīng)驗不斷提升,如今都成了名流茶館的“臺柱子”。
隨著相聲小劇場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涌現(xiàn),天津名流茶館也聲名日隆,每年的春節(jié)前后已達到“一票難求”的程度,相聲“大腕”也對名流茶館的舞臺特別鐘情。
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fā)展相聲這門傳統(tǒng)藝術,名流茶館近年來不斷擴大經(jīng)營規(guī)模。歷經(jīng)30年的發(fā)展,目前已初步形成集團化運作,旗下?lián)碛行氯A路店、古文化街店、多倫道店、津灣店、合肥罍街店等多家分店,除大年三十外天天有演出。
據(jù)粗略估算,每年名流茶館在天津本地演出2500場,在外埠演出300場,觀演人數(shù)高達25萬之多。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同時還給名流茶館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
“傳承不是不變,而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 于承艷說,名流茶館若想長盛不衰,就要不斷求新求變。
目前,名流茶館開設了網(wǎng)站,還入駐微博、微信、抖音、知乎、支付寶等多家平臺,用更現(xiàn)代化的方式與觀眾接觸交流。
于承艷說,名流茶館的發(fā)展和成功受惠于時代,受惠于國家,受惠于人民。在發(fā)展的同時,名流茶館承擔起社會責任,常年捐助弱勢群體,并進行公益惠民演出。他們還走出津門,到上海、安徽、江蘇、浙江、山東、湖南等地進行演出,讓全國觀眾,都能聽到正宗的津門“茶館相聲。”
來源:光明網(wǎng)
本文標題:時代需要相聲 人民需要笑聲——天津名流茶館30年回眸 - 茶葉新聞_中國茶葉新聞_國際茶葉新聞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zixun/xinwen/1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