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入門知識日本鐵壺歷史:日本鐵壺的歷史概述
Ⅰ 日本鐵壺的歷史
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距今已有數(shù)百年之遙。時至今日除了南部鐵器仍有持續(xù)創(chuàng)作與生產(chǎn),備受關(guān)注的京都大堂口,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及戰(zhàn)爭基本斷絕,云色堂和松壽堂是僅存的京都兩個老堂口。在過去的一兩百年里,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會使用鐵壺,制作精美的鐵壺還經(jīng)常被當(dāng)作高貴的禮物在親朋好友間相 互饋贈。
Ⅱ 日本鐵壺的前身:茶釜
在日本的室町時代(1394-1573年),因喝茶已成為一種流行的嗜好,泡茶的道具十分發(fā)達,市面上便出現(xiàn)了專用來泡茶的鐵釜。到了安土桃山時代(1573-1615年),由千利休正式確立了日本茶道,那時就出現(xiàn)了專門制作鐵釜的“釜師”,而鐵釜就是鐵壺的前身。
Ⅲ 日本鐵壺的初期演變:手取釜
鐵壺的初步演變是在江戶時代,相對重于形式的抹茶[茶道],茶人當(dāng)時產(chǎn)生了自由享受泡茶的[煎茶道]。那時,為了方便注水將小的茶釜加上注水口與把手,這就是鐵壺的基本設(shè)計。而這設(shè)計的雛形來自當(dāng)時流行的陶器皿,例如繩文土瓶,手取釜第一次被記載約為1554年,具有出水口、手柄,形如一個土瓶,現(xiàn)在記錄的資料最早制作鐵壺的京釜師是十代大西清凈學(xué)的弟弟奧平佐兵衛(wèi),也有記載是名古屋的加藤忠三郎。
Ⅳ 日本京都鐵壺名堂口
①【龍文堂】
京都作為日本古都,先早時期是貴族皇親居住之處,因而聚集許多名工匠,更能彼此互相交流、切磋技藝,啟發(fā)京都鐵壺開端的龍文堂,創(chuàng)始人四方安之助(1780-1840年),是龍文堂創(chuàng)辦人的兒子。龍文(1732-1798年)是丹波龜山市的一個陸軍將校,他于1770年來到了京都做鑄物師,他的兒子四方安之助繼承他的名字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即初代龍文堂。
由于龍文堂是日本鐵壺史上第一家采用脫臘法精鑄鐵壺的,這使得它在日本老鐵壺的歷史上有著相當(dāng)重要的地位,名望影響日本及歐洲長達百余年。龍文堂的老鐵壺不僅在日本民間及國家和縣立博物館有所收藏,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和俄羅斯圣彼得堡的東宮博物館也有所見。當(dāng)時的二代安之介,大國,井上,上田照房稱為龍文堂四大天王。
②【龜文堂】
波多野正平(1812~1892),師隨龍文堂四方安平學(xué)習(xí)鐵瓶脫蠟鑄造工藝之后,自立門戶開創(chuàng)龜文堂。將京都推向另一個高峰者,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維藝術(shù)模式,又因經(jīng)歷大獄和戰(zhàn)亂顛沛,存在一種桀驁不馴的狂士文人的作風(fēng),在龍文堂的基礎(chǔ)功上,創(chuàng)作出更多變的蠟型鐵壺,寄情山水臨壺美景,為其常見的龜文堂鐵壺底章“家茂日本琵琶湖之東”以及“家成日本琵琶湖在東”,做出了最好的詮釋。波多野正平有三個弟子梅泉,鈴木光重,淡海秀光在那時也是家喻戶曉的。
③【秦藏六】
秦藏六(1823-1890年),波多野正平的親弟弟,在掌握了蠟鑄法后對中國青銅器文化極感興趣,以致在后來他所制作的鐵壺等茶道用器中多次將中國西周時期許多青銅器上的圖騰紋樣鑄在自己的壺身和器件上,形成獨特風(fēng)格。藏六釜師沒有創(chuàng)建自己的鐵壺堂號,后來所見到他造的壺體上一般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這可能與他被天皇召為宮廷御用釜師有關(guān)。藏六的壺雖無堂號,但其壺身落款“藏六”也是一直代代相傳,亦可等同于藏六堂也。
④【金壽堂】
金壽堂的創(chuàng)辦人雨宮宗兵和龍文堂的安之助為一時瑜亮,現(xiàn)在的歐洲的亞洲民藝館還收藏著金壽堂雨宮的作品,可看出金壽堂的歷史地位。
⑤【云色堂】
云色堂美之助作為日本茶道的釜師,曾有天下第一釜師的美名,從江戶時代后期與龍文堂及雨宮金壽堂等釜師共同創(chuàng)意了很多鐵壺作品,也是目前僅留傳承的京都大堂口。
⑥【金龍?zhí)谩?/p>
金龍?zhí)檬菣M跨江戶,明治,大正,昭和四個時代的鑄造鐵壺的大堂口。是龍文堂系的一個做精品的京都老堂口。
⑦【光玉堂】
光玉堂是素壺中的精品堂號,代表人物佐藤提(能做金工的堂號很少,名師也就是那么幾個,光玉堂是其中之一)
中國茶文化 茶葉分類 茶的起源 茶葉百科 茶具品牌 金屬茶具 飲茶吧 www.junsn.com
本文標(biāo)題:鐵壺入門知識日本鐵壺歷史:日本鐵壺的歷史概述 - 金屬茶具_鐵壺_日本鐵壺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chaju/jinshu/1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