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巖茶“頭三天是寶,后三天是草”
之所以說巖茶“頭三天是寶后三天是草”,正是因為巖茶的采摘標準十分嚴格,具體為新梢芽葉生育交成熟(開面三四葉),無葉面水、無破損、新鮮、均勻一致。鮮葉不可過嫩,過嫩則成茶香氣低、味苦澀;也不可過老,過老則滋味淡薄,香氣粗劣;而且應(yīng)盡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帶露水采。茶青是成茶的基礎(chǔ),所謂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如果沒有好的茶青,就生產(chǎn)不出好的成茶,更別提什么巖骨花香了。
采摘方法:①每季萌發(fā)的新梢,確定合理的留養(yǎng)高度為采摘面高度,并以此為水準從樹冠中間往外采。高于額定采摘面以上的新梢芽葉應(yīng)全部采摘;低于額定采摘面以下的新梢芽應(yīng)全部留養(yǎng)。②投采茶葉一般控制高度為80cm~120cm。③嚴格留養(yǎng)采摘面以下的側(cè)枝、低梢及樹冠稀疏處的芽梢,待每季采摘后,再輕度摘去留養(yǎng)新梢的頂芽。
巖茶最適宜的采摘標準是中開面,所以恰到好處的采摘就是寶,錯過這個時間,等到葉子長到大開面就沒那么珍貴了。
本文標題:解讀巖茶“頭三天是寶,后三天是草” - 茶知識_茶葉知識_茶葉百科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chazhishi/6609.html
上一篇:茶樹的“四喜四怕” 下一篇:為什么春茶如此受人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