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邊茶屬于什么茶?有什么歷史淵源?
四川邊茶是中國四川茶農創(chuàng)制的傳統(tǒng)名茶,產于四川省,屬黑茶類。四川邊茶因銷路不同,分為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南路邊茶有毛莊茶和做莊茶之分,成品經(jīng)整理之后壓制成康磚和金尖兩個花色。西路邊茶較南路邊茶更為粗老,其成品茶有茯磚和方包兩個花色。
具有開胃消滯,生津止渴,祛脂減肥,補腎益壽等功效。四川邊茶有1000多年歷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元朝時期稱為西番茶、明朝時期稱為烏茶,到現(xiàn)代四川邊茶又被稱為“藏茶”。
歷史發(fā)展
茶葉是邊疆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歷代統(tǒng)治階級,為了加強對國內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都把茶葉作為重要統(tǒng)治工具。四川邊茶生產歷史悠久,宋代以來歷朝官府推行“茶馬法”,明代(公元1371至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設立管理茶馬交換的“茶馬司”,后改為“批驗茶引站”。清朝乾隆時代,規(guī)定雅安,天全、榮經(jīng)等地所產邊茶專銷康藏,稱“南路邊茶”;灌縣、崇慶、大邑等地所產邊茶專銷川西北松潘、理縣等地,稱“西路邊茶”。
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對茶葉實行“保證邊銷”的方針,大力扶持邊茶生產,使四川邊茶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產量超過歷史水平,品質不斷改進,并實現(xiàn)了生產的機械化,正向連續(xù)自動化前進。南路邊茶產品有康磚、金尖兩品種,年產量15萬一20萬擔,主銷西藏、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路邊茶產品為茯磚和方包兩種,產量近5萬但,主銷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肅、新疆等?。▍^(qū))。
本文標題:四川邊茶屬于什么茶?有什么歷史淵源? - 黑茶_黑茶的功效_黑茶產地_黑茶價格
本文地址:http://www.junsn.com/fenlei/heicha/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