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嘗顧渚新茶》
- 嘗顧渚新茶袁說友碧玉團枝種,青山擷草人。先春迎曉至,未雨得芽新。云疊槍旗細,風(fēng)生齒頰頰。何人修故事,香味徹夜宸。
中國茶文化 茶與詩 關(guān)于茶的詩句 品茶的詩句...
-
- 《詠顧渚紫筍茶》
- 《詠顧渚紫筍茶》東都漫士平生最愛芳叢芽,顧渚紫筍可堪夸。茗自有真滋味,此茶飲罷無好茶。
中國茶文化 茶與詩 關(guān)于茶的詩句 品茶的詩句...
-
- 《湖州貢焙新茶》
- 唐代吳興太守張文規(guī)曾賦詩描寫宮里收到紫筍貢茶時的盛況:《湖州貢焙新茶》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中國茶文化 茶與詩 關(guān)于茶的詩句 品茶的詩句...
-
- 《顧渚行寄裴方舟》
- 詩人皎然的《顧渚行寄裴方舟》也是吟詠顧渚紫筍的詩作。我有云泉鄰渚山, 山中茶事頗相關(guān)。是夫鳴時芳草死, 山家漸欲收茶子。伯勞飛日芳草滋, 山僧又是采茶時。昨夜西峰雨色過, 朝尋新茗復(fù)如何。女宮露澀青芽老, 堯市人...
-
- 《鸚鵡曲顧渚紫筍》
- 鸚鵡曲顧渚紫筍馮子振春風(fēng)陽羨微暄住,顧渚問苕叟吳父。一槍旗紫筍靈芽,摘得和煙和雨。焙香時碾落云飛,紙上鳳鸞銜去。玉皇前寶鼎親嘗,味恰到才情寫處。
中國茶文化 茶與詩 關(guān)于茶的詩句 品茶的詩句...
-
-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 大詩人白居易曾賦詩描寫當時的品茶盛況:《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yīng)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自嘆花前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中...
-
- 《大圜上人惠紫萊補陀茶用山谷集中食筍韻》
- 《大圜上人惠紫萊補陀茶用山谷集中食筍韻》厲顎平生嗜讀書,枵腹但貯萊。勞勞求益心,屢問市兒賣。上人空味塵,不羨萬羊宰。掛席割云海,衣色共難壞。舊來包倭紙,償我清凈債。香山供高禪,詩中費姜芥。取用及齋盂,毋乃已傷介。...
-
- 《小白華山茗》
- 《小白華山茗》清汪士慎我昔東游渡滄海,波濤洶涌難形容,一山孤峙出鮫室,四時神颶搖危峰。峰頭有樹毓靈秀,屈干蟠根臥云霧。春來葉葉如槍旗,衲子提筐摘朝露。我正維舟陟翠微,東風(fēng)撲面香霏霏。攀援尋到焙茶處,古洞云窩開竹扉...
-
- 茶詩:茶
- 《茶》如果我是一杯無味的白開水,你是一縷碧翠的茶絲,那么,從你進入我滾燙身體的那一刻,你就徹底地改變了我的世界。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我的生命開始有了色彩,越來越深,越來越深。那是一種夢幻般的色彩!你,輕輕地,緩緩地在舒展,我,柔...
-
- 盧全《走筆謝孟諫議穿新茶》
- 盧全《走筆謝孟諫議穿新茶》詩,朱總結(jié)儒家的茶道精神。原詩日:日高文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谠浦G儀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談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里,蜇出驚動春風(fēng)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放...
-
- 唐詩人盧仝的《七碗茶歌》
- 唐詩人盧仝(公元―835),自號玉川子,范陽(今北京大興)人。愛茶成癖。被后人尊為茶中亞圣,他寫的《七碗茶詩》(全名為《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他在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后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七言古詩,被世...
-
- 茶詩三首
- 采茶徐洪發(fā)腰圍裙帶胛背筐,手似穿梭采摘忙。滿垅新茶翻綠浪,春負佛面心清香。 清平樂一闋張大為七旬學(xué)子,金石志不移。名成今古茶文典,經(jīng)綸蘊藉清麗。仙萼芒雪冰芽,玉露臨萬家。寄語四海茶人,共譜茗苑高華。 懷念周總理陸...
-
- 雅安藏茶簡史:解密四川雅安藏茶發(fā)展歷程
- 雅安藏茶生產(chǎn)明朝以前為分散加工,朝廷統(tǒng)一收購經(jīng)營?!堆虐部h志》(民國版)載最早藏茶加工企業(yè)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的“義興茶號”,后有“天興”“恒泰”“聚成”等茶號。清朝允許民間藏茶貿(mào)易,私營藏茶...
-
- 雅安藏茶屬于什么茶?有什么歷史革沿?
-
雅安藏茶是特指雅安出產(chǎn)的藏茶。中國藏茶自唐朝有記錄以來,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數(shù)民族中近六百萬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飲品,又稱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從古到今,按歷史時期和各地風(fēng)俗不同又稱為大茶...
-
- 藏茶的文化及歷史淵源(下)
- 二連載之二藏茶中的芳香物質(zhì),能溶解脂肪,藏茶中的大量雙歧干菌和多種復(fù)合酶,能幫助消化,在高原生活的藏胞,缺少新鮮蔬菜、水果,主要靠藏茶中的大量維生素來補充。藏胞主食牛、羊肉,加上缺氧,高寒地區(qū)的人日排...
-
- 藏茶的文化及歷史淵源(上)
- 青藏高原生活的藏民族,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民族,飲用藏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恫貪h史集》上載:“唐朝年間吐蕃(今西藏)王都松芒布杰得了一場重病,靜養(yǎng)在深宮,一天,王宮屋頂欄桿上飛來一只小鳥,美麗無比,從沒...
-
- 藏茶紀實:多營鎮(zhèn)的“茶背子”
- “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xué)狗爬?!薄駠鴷r期二郎山民諺。打聽到多營鎮(zhèn)還有一位姓牟的“茶背子”,不顧天下著蒙蒙細雨,朝紅開車載著我們趕到多營鎮(zhèn)。多營鎮(zhèn)因三國時諸葛亮南征...
-
- 藏茶:濃醇的藏族民生之茶
- 藏茶(南路邊茶)自唐朝有記錄以來,已是千年古茶。相傳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攜帶了大量來自雅州(今天的四川雅安)的茶餅。在進入川藏之后,使用這種茶餅泡出的茶水解決了大量隨行人員的高原反應(yīng),大隊人馬就是依仗...
-
- 藏茶的起源與發(fā)展歷程
- 雅安黑茶——藏茶,起源于藏區(qū)先民的生存需求,其時代,至少是在吐蕃時期,茶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創(chuàng)造,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文化尤其悠久、豐富,為什么不產(chǎn)茶的藏區(qū),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茶文化。我國藏族所居地區(qū),平均海拔...
-
- 中國古代茶人留下的茶經(jīng)古籍
- 老祖宗的話“柴米油鹽醬醋茶”短短7字精辟道出國人生活之本,但這7件事中能在悠悠歷史中成為道的只有一種,那就是茶,歷史上老祖宗所著的古茶籍,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品茶讀鑒?!恫?..
-
- 炙茶丨羅茶
- 炙茶是古代制茶技術(shù)。炙即烤,主要用于處理陳年茶。炙茶主要見于唐代,宋時已不常用,隨著年代的流逝而逐漸消失。因唐代飲茶是將鮮葉蒸熟搗碎,做成茶餅,亦叫餅茶。故炙茶即是對茶餅...
-
- 茶道精神 什么是中國茶道精神?
- 茶道精神茶藝是茶道的基礎(chǔ),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于茶藝。茶藝與茶道結(jié)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zhì)與精神高度統(tǒng)一的結(jié)果。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是指導(dǎo)茶文化...
-
- 茶道文化 功夫茶源流文化
- 茶道文化清人陸廷燦自稱茶圣陸羽之后,于1717年授知崇安縣令,退休后編了本《續(xù)茶經(jīng)》于1734年刊印,書中引《隨見錄》云:“武夷茶……又以所產(chǎn)之巖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笨芍?,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種名茶。但是不久...
-
- 日本茶道之女性的茶道
- 日本茶道在京都,你不應(yīng)問女性“您是否學(xué)習(xí)茶道”,而應(yīng)問“您學(xué)習(xí)的是哪家茶道”。下面就詳細介紹日本茶道之女性的茶道。日本茶道的源流,應(yīng)上溯至8世紀上半葉。那時日本從中國引進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國貴族書院式的茶道...
-
- 茶道茶具 如何挑選一款茶具?
- 茶道茶具做為一個新手,在挑選茶具套裝的時候重在實惠實用。價格不要選擇太貴的,因為一開始并不熟練,在泡茶的過程,你免不了會磕磕碰碰,把茶具打碎也是再 正常不過的。另外,這個時候,你對于如何保養(yǎng)茶具并不是很清楚,買得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