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些六堡茶史上的傳奇產品與嘜號,你知道多少?(下)
- 桂林山水盒時間:上世紀70-80年代規(guī)格:500g原料:特級或一級主銷區(qū)域: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價值:90年代山水盒,約9000元/盒版本信息:連續(xù)生產10個版本,2015年為最新山水盒誕生時間比黃盒稍晚,相比起黃盒,其設計則...
-
- “六堡茶”之名有何來源?起于何時?
- 行內人流行說六堡茶有1500年歷史,今天的話題就從這個1500年開始。我想,如果說梧州產茶的歷史有1500年,就茶的采、用(也指采摘野生)而言,這個年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六堡茶,作為梧州區(qū)域茶葉的代名詞,也就是...
-
- 六堡茶曾是“下南洋”勞工的保命茶
- 一杯六堡茶,半部茶葉外貿史?!傲げ璋l(fā)源于廣西梧州六堡鎮(zhèn),屬于后發(fā)酵茶,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就有品飲六堡茶的歷史記載了,此前一直以僑銷出口為主”,說起六堡茶的歷史淵源,龔受基教授這樣解釋到。然而在很長...
-
- 僑胞無法割舍的六堡茶
- 作為產茶大國的中國,產茶量為世界之最,產出的好茶葉比比皆是?,F在名氣大的好茶并不少,但是在僑胞的心目中,六堡茶始終是首選的,不僅僅因為它為廣大僑胞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還因為與僑胞們一路走來,是僑胞艱...
-
- 斗茶,茶葉之間的較量
- 斗茶,即比賽茶的優(yōu)劣,又名斗茗、茗戰(zhàn)。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錢有閑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茶品以茶“新”為貴,斗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
-
- 黃茶的審評術語
- 黃茶常見感官審評術語如下:一、黃茶干茶形狀術語扁直 扁平挺直肥直 芽頭肥壯挺直,滿坡白毫。形狀如針。此術語也適用于黃綠茶和白茶干茶形狀梗葉連枝 葉大梗長而相連魚子泡 干茶有如魚子大的突起泡點二、黃茶干茶...
-
- 什么是潮州工夫茶
- 潮州工夫茶,亦稱潮汕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qū)特有的飲茶習俗。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征。工夫茶起源于宋代, 在廣...
-
- 茶葉的起源和傳播
- 中國是最早發(fā)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fā)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為人...
-
- 白茶的審評術語
- 1.干茶外形毫心肥壯:芽肥嫩壯大,茸毛多茸毛潔白:茸毛多,潔白而富有光澤。芽葉連枝:芽葉相連成失 葉緣垂卷:葉面隆起,葉緣向葉背卷起 舒展:芽葉柔嫩,葉態(tài)平伏伸展 皺折:葉張不平展,有皺折痕 彎曲:葉張不平展、不服帖,帶彎曲 破張:...
-
- 茶桌上的禮儀
-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如果不知道一些基本的茶桌禮儀,就很容易鬧笑話,甚至會讓別人覺得你不夠尊重他們。1、要先問客人喝什么茶。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產地、品質特征、沖泡要點及文化背景等,讓...
-
- 三泡臺蓋碗茶是什么
- 三泡臺,也有叫“三炮臺”,是由蓋子、茶盅、掌盤三層組成,起源盛唐時期。配料是上等菊花、福建桂圓、新疆葡萄干、甘肅臨澤小棗、荔枝干、優(yōu)質冰糖為佐料配制而成。源于盛唐時期,明清時期傳入西北,與當地穆斯林飲茶習俗相...
-
- 黃金桂的傳說
- 黃金桂原產于安溪虎邱羅巖村,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于鐵觀音的又一極品。在現有烏龍茶品種中是發(fā)芽最早的一種,制成的烏龍茶,香氣特別高,所以在產區(qū)被稱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譽。據說在1860年,安溪縣羅巖...
-
- 新加坡茶文化
- 新加坡除了旅游觀光,還有與眾不同的的茶文化。最具特色的就是“長茶”,所謂“長茶”是把泡好的紅茶加牛奶,然后泡茶人把奶茶倒進罐子里。泡茶人一只手拿著盛滿奶茶的罐子,另一只手拿著空杯子,兩只手的距離約在一米之間,開...
-
- 酥油茶的起源
- 說起酥油茶,大家都知道是藏族人的特色飲料,招待客人的必備物,但關于它的起源,卻很少人了解過,誰能想到一碗酥油茶,居然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傳說。藏族嗜好酥油茶,有一則民間愛情故事,敘說了酥油茶的來歷。傳說,藏區(qū)有兩個部...
-
- 淺聊茶馬古道
-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qū),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安桉R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
-
- 淺聊四川茶館
- 四川茶館不僅僅只是一個喝茶閑聊的地方,而是一種文化。一種見證了四川發(fā)展和改變的文化,一種陪伴了幾代人從出生到離開的文化,在過去的舊社會,三教九流都呆在茶館里,不同行業(yè)、各類社團在此了解行情、洽談生意、看貨交易;...
-
- 白族三道茶
- 在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可謂是馳名中外,這特殊的茶俗,影響著白族一代又一代的子民,早在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就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
-
- 茶樹王是什么?
- 在離鳳慶七十多公里的香竹菁,有一株年紀起碼有3200年的祖宗級茶樹王。由于其生長于鳳慶縣小灣鎮(zhèn)錦秀村,所以當地人形象的為其取名——錦秀茶王(又叫錦秀茶祖)。茶樹王樹高達5.48米,樹寬10.9×9.86米,主干圓周1.38米,享有“...
-
- 黃金茶的名字由來
- 黃金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還以為是貴的如黃金一般的茶,后面查閱資料才知并非如此,感到好奇的茶友,接著往下看,你就會明白黃金茶到底是什么樣的茶?盛產于江西三清山原始深山,無污染,純天然,承天地之精華,匯萬物之靈氣。打破...
-
- 工夫紅茶的名稱由來
- 傳統工夫紅茶,必須經過初制和精制兩個階段。一般在每年三四月份開始進行初制,一直要持續(xù)到端午前;過了處暑節(jié)后開始精制,全部結束需要3~4個月。初制分鮮葉驗收和管理、萎凋、揉捻、發(fā)酵以及干燥。制成紅條茶即毛茶后,開始...
-
- “七子餅茶”名稱的由來
- 七子茶餅,又稱圓茶,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勐海茶廠生產的一種傳統名茶。七子餅茶也屬于緊壓茶,它是將茶葉加工緊壓成外形美觀酷似滿月的圓餅茶,然后將每7塊餅茶包裝為1筒,故得名“七子餅茶”。七子餅茶,是中外...
-
- 茶席 - 茶桌上的藝術
- 茶席就是茶桌上的藝術,以素雅,簡潔為主。席主,也就是泡茶者,會根據當天的主題、茶葉品種、品茶者等等,去設計、布置相應的茶席。 我國唐朝,大唐盛世,四方來朝,威儀天下。茶,就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詩僧與遁世山水...
-
- 茶葉的傳說
- 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述了以下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傳說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農上山采藥,那天我們的醫(yī)藥祖先邊采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嘗了近72種中草藥。草藥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干舌燥,渾身非...
-
- 什么是煎茶法?
- 煎茶法是指陸羽在《茶經》里所創(chuàng)造、記載的一種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餅茶,經炙烤、冷卻后碾羅成末,初沸調鹽,二沸投末,并加以環(huán)攪、三沸則止。分茶最適宜的是頭三碗,飲茶趁熱,及時潔器。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熱水皆可,需經較長...
-
- 一些關于茶葉的古詩
- 《六羨歌》 【唐】陸羽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渡饺宀栌袘选?【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秶L茶》【唐】劉禹錫生拍芳叢鷹觜芽,...